別忘了消費者可以“用嘴投票”
別忘了消費者可以“用嘴投票”
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先生在中國奶協召開的“南方巴氏鮮奶發展論壇”上表示,衛生部去年敲定的乳業新國標,“是全球*差的牛奶標準,是世界乳業之恥!”王先生素有中國乳業“大炮”之稱,此番言論果然又引起了人們對乳業新國標的新一輪關注。
在我國現行乳業行業標準中,原奶**數允許*大值為200萬個/毫升,而此前的標準是50萬個。原奶**數允許*大值多少為“合適”,200萬個是否“全球*差”,以及“新國標過于偏向常溫奶,已經導致巴氏**鮮奶在我國液態奶中所占份額連20%都不到”等等,都是非常專業的問題;惟其專業,尋常消費者不容易弄懂,就只有聽專業人士說話。衛生部雖然也是專業部門,里面**不乏專業人士,但他們降低標準是因為“農業部做了大量的調研,從國情出發,照顧*大多數奶農的利益”;那么,在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看來,他們等于承認這個國標不是客觀的,是不那么嚴格的,是以照顧生產者利益為前提的,“專業性”難免要打折扣。王丁棉先生慮及的,則顯然是消費者的利益。兩種“利益”之間,頗有不可調和的意味,作為消費者,我們沒有理由不站在后者的立場上。
王先生又說,目前國內性的乳業巨頭都是以常溫奶為主打“這些巨頭普遍沒有自己的奶源,在他們的游說下,上午專家設定好的新國標下午就被有關部門推翻了”。衛生部乃至更**別的部門,應該核實這個說法,給消費者釋疑解惑。因為倘若給王先生不幸而言中,則“照顧*大多數奶農的利益”說法的性質就變了,變成了照顧乳業巨頭的利益。無論新國標究竟要“照顧”誰吧,你當然可以一意孤行下去,只是別忘了,消費者也可以“用嘴投票”。在食品**問題早把國人弄成驚弓之鳥的當下,明了真相的消費者面對沒有**感的東西,不買你的就是。這兩年,內地游客到港澳去買洋奶粉不是已經成為一景了嗎?導致人家不得不采取相應的措施。這顯然也是不能忽略的一種中國國情。而人們寧可忍受高價而求得放心,該是中國乳業的奇恥大辱了。
經過三聚氰胺的重創之后,恢復消費者對國產乳業的信心,沒有那么輕而易舉。如果國標降低而不是提高,則更加步履維艱。衛生部網站顯示,列入他們貫徹落實國務院2011年食品**重點工作之首的,就是“加強食品**標準體系建設”,今年還將組織制訂并發布《食品**國家標準規劃(2011年—2015年)》。昨天上午,衛生部公布了食品**相關工作進展情況,64種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22種易濫用食品添加劑品種進入了“黑名單”,同時,176項新的食品**國家標準已向社會公布。衛生部為食品**所作出的努力有目共睹,但公眾關心的不僅僅是新國標的數量,而是它們能否經得住專業人士的質疑,而且成色十足的新國標能夠落到實處的又有多少。畢竟出臺國標的根本目的,是為了保障人們的身心健康,不是數字或者文字的游戲。